一个塑料小药盒,怎么就成了精准的德国工艺??

美国游戏《守望先锋》中有一个德国背景的角色莱因哈特,他身披重铠,手握大锤,最爱说的台词是“精准的德国工艺”。

可见,德国制造=精准,这不只是中国人的刻板印象,也是全世界的印象。

“青岛良心下水道,德国百年油纸包”的故事虽然离谱,但是当年在《读者》《青年文摘》上也忽悠了中国人至少一二十年。我一度以为,现在互联网普及了,相信德国油纸包的“德吹”已经越来越少了,直到……

我看到了一个德国塑料小药盒。

这是一个看上去平平无奇的小药盒。

它的功能,和它的长相一样平平无奇。它就是单纯用来分装药品的,一周七盒,一盒分早中晚夜四格。

新闻里提到的唯一亮点,是小药盒的盖子。药盒的四个格子设置了卡点,推盖子的时候每推开一格都可以听见咔哒的一声,提醒你不要打开过多的格子。盖子可以从左往右推开三格,吃“早中晚”,也可以从右往左推开一格,吃“夜”。

除此以外,这个药盒真的没有什么特异功能了……

有个网友觉得很新鲜,把新闻转发到了观察者网,开始了深切反思:

……即安全卫生,又便于管理和携带。东西虽小,创意十足。这样的商品在德国和日本这样的制造强国,累见不鲜。相比而言,我们自己是有差距的。

我们提出创新、创新、创新许多年了,专利绝对数量已经全球领先了,据说发明协会也是非专业人士加入最多的社团之一。可是,~还是有差距。我们不禁要问一句:为什么?为什么?为什么?中国人的创新与活力如何才能真正激发出来?就从小发明、小创造开始吧!

看到最后一句,我不厚道地笑出了声。这不是当年《读者》内味儿吗?

我也是做过大发明家梦的人,琢磨过永动机,研究过自动喂饭勺和密码日记本,自诩离诺贝尔奖只差一步之遥,长大后才发现我的所有脑洞,要么已经有人做出来了,要么已经被排雷了。

不遗余力吹小药盒的大哥,显然就犯了这个毛病。

我在德国亚马逊上搜了一下,这货要7.5欧,相当于58人民币。

而类似的药盒,淘宝上一搜一大把,十块钱以内就能包邮。要是去义乌批发可以压到一两块钱,还能定制logo。

别说这种简单的塑料小玩意儿了,中国市面上出现的小药盒技能树早就点满了各种稀奇古怪的技能:

比如,自动分药。普通小药盒还得你手动分拣,一粒一粒地填进格子,而有的药盒已经可以实现自己打包分拣功能了。省心,还不会装错。万一有的老年人老眼昏花,吃药吃多了吃错了,这还挺要命的对吧?……

比如,云端问诊。这是我在B站某个美食区博主的视频广告里看到的,这里就不说名字了。它就是一台维A维B维C维E钙铁锌全都有的机器,你用机器自带的APP检测身体健康,机器推荐需要吃的药片配方,然后自动吐出一小包一小包的药片。

比如,微信提醒。你可以绑个微信,让它定期提醒你吃药。对于老人或者不在家的儿女,这的确是个刚需。

比如,定位防丢。对于记性不太好的老人来说,有这么一手挺保险。

中国互联网产品经理的老三样:APP、微信公众号、定位权限。

虽然权限请求太多很烦人,但是你不得不承认,德国友商从基本的性价比到创意、科技含量被全方位吊打。

这个德国小药盒要是敢卖到十块钱以上,我看都不看一眼。

那么问题来了——

一款其实并不算很优秀的产品,是怎么登上央视进博会报道专题的呢?

我说下我的看法,部分言论算得上暴论,大家权且当胡说八道。

首先,不止是一个小药盒,大部分德国产品在中国都没有显著优势。

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2019年的数据,德国对中国的贸易是进口大于出口,逆差一百多亿欧元:

德国2019年对华出口(不含港澳台)960.13亿欧元,同比增长3.2%;自华进口1096.61亿欧元,同比增长3.4%。

德国可是欧洲制造业心脏,他们用产品销遍美日欧,保持全世界第一大贸易顺差国已经四年了。但是“欧洲工厂”德国碰上“世界工厂”中国,高下立判,就像孙悟空说的:“你那个葫芦是母的,我这个葫芦是公的,见面还得喊我一声老公。”

第二,制造业强国德国在中国制造前占不到太多便宜,其他国家更是堪忧。

中国是世界上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,是工业化最强大的国家,甚至抗住了疫情的考验。在全世界都受到疫情冲击的前提下,中国成了唯一健全运行的主要经济体,中国在世界贸易里的比重一定会节节攀升。

如果中美筹码对调,掌握着唯一的世界工厂、疫苗专利、疫情防护力的人是特朗普,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敲全世界竹杠。

毕竟,中国现在手里捏的牌太诱人了。


图:由于疫情,今年五月德国对华出口萎缩14.8%,德国媒体开始担心本国机械行业前景

这个时候,牌桌上的其他玩家都在望着中国:

“你为刀俎,我为鱼肉。给我个痛快话,让我吃馄饨还是板刀面?”

假设是川普,他会趁你病要你命。一个口罩国内卖五毛钱,卖到德国十欧元;说不定还要让德国人减税纳贡,把大众汽车的股份乖乖地双手奉上。

但中国不但没有敲竹杠,反而把自己的牌大大方方摊开在牌桌上——来,大家一起发财。

中国的防疫物资没有限制出口,也没有趁机漫天要价。中国还保证,要和世界其他国家一起联手抗疫。

你们外国今年经济不景气,我知道。德国的汽车、土耳其的干果、黎巴嫩的橄榄油、埃及的旅游、肯尼亚的玫瑰、俄罗斯的原油……你们什么东西想打开销路,就来我家,我帮你卖。

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进博会。

这是第三点,可能也是你最费解的一点:有的外国货也没比中国货强多少,为啥我们还要大力进口呢?

这是因为,中国不仅要做“世界工厂”,也要做“世界的消费市场”。

如果你老想着多出口多基建,多去挣别人的钱,别人害怕了,关起门来不和你做生意,你就一分钱都挣不到。

只有让别人也尝到甜头,别人才愿意和你做生意。

这就是中国比美国战略眼光高的地方。

过去四年里,特朗普把全世界都得罪了一遍。他不止和中国打贸易战,还制裁了日本的汽车、欧盟的钢铁和铝,要向韩国收驻军费,要打击伊朗和墨西哥的移民……

在特朗普眼里,这些都是薅美利坚羊毛的王八蛋。

而特朗普每踢走一个盟友,中国就拉拢一个。

亲,一带一路!亲,人类命运共同体!

扩大进口,还有一个隐藏的好处。

大家和平无事,我们买你几件洋玩意,是帮衬你生意;但如果你不老实,我们可以让你喝西北风。

最典型的例子,是澳大利亚。

在美国制裁华为的动作里,澳大利亚一直都是急先锋,在五眼联盟里挑大头的。但是根据彭博社报道,11月6日起,中国暂停了澳大利亚至少七宗大宗商品的进口。

注意这个时间点啊,正是在进博会最火热的时候。我们笑迎八方客,朋友来了有好酒,豺狼来了有猎枪。

愿意和中国做朋友的塞尔维亚,就把他们的好酒源源不断地卖到了中国。进博会上的一名塞尔维亚葡萄酒商米兰·纳斯蒂奇说:

……5年前,我们销往中国的酒,只有一个集装箱,共计2万瓶。而去年(第二届“进博会”后),我们在中国售出了100多万瓶。

反正都是喝葡萄酒,澳大利亚还是塞尔维亚的酒,对中国老百姓来说没区别嘛。但是对于老外来说,他们把自己的经济和中国牢牢地挂钩在了一起。

2018年第一届进博会,172个国家、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,3617家境外企业参展,40多万名境内外采购商累计意向成交578.3亿美元;第二届进博会吸引了181个国家、地区和国际组织,3800多家企业与会参展,累计意向成交711.3亿美元。

到了这一届,即便顶着巨大的疫情防控压力,我们也扩大了3万平米展览面积,拿下了726.2亿美元的成交额。不仅美国、日本、法国这些发达国家积极,参展企业三年来一年比一年数量多,我们还吸引到了30个最不发达国家、数十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一同参展。

无论是特朗普还是拜登,再有哪个想不开的美国总统想来手撕中国,他会发现自己站在一二百个国家的对立面。

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

世界走向何方,世界会用脚投票。

推荐阅读